今早照往例去找Klaus聊聊,順便打探一下新研究的消息~
最近有個小毛病怪怪的,就請Klaus順手幫忙檢查一下。
總之化油器乾淨清潔溜溜,最後發現可能是液面高度的微調,
誠如我以前的文章就已經寫過的,
液面高度這看起來似乎影響不大的地方,
其實卻很重要!!!
化油器也不過就多少零件而已,
油針,霧化管,主油嘴,怠速油嘴,空燃比螺絲。
而液面高度調的好,也是化油器中重要的一環,
調不好,吃不到油,或吃油太重,一樣都會有問題。
說起這點,大光明電機行的兄弟也曾經調過我的液面高度,
當時還是大鋁缸呢,幾年以前的事情了,化油器也不是現在這顆,
總之整個拆開檢查再仔細裝回去,調整好液面高度後,
車順阿,那聲音整個不一樣~~
而高檔位時放油門的那股吃不到油(汽>油)的頓挫感也消失了,
混濁的怠速偏高馬上搖身一變成為低沉的爆炸聲,
這才是川崎雄渾的嘶吼,要知道這玩意調的好,
油汽吃進去後燃燒效率才會好,火焰擴散才漂亮,
加上白金點火時機調好,是整台車的力量泉源,
不然怠速都等於是在「後燃」且易燃燒不完全的狀態,
怠速時給油不夠,需要調高,也算是車況不正常的徵兆,
再加上若機油幫浦給2T機油的流速較高,煙也會因此變大。
由於我們都改175cc汽缸,曲軸,以及化油器中的小零件等,
抓液面高度也從而應該要根據油嘴大小、油針C環位置微調,
幸好基本還有原廠資料可以參考,其它就是需要未來慢慢實驗。
到這個等級的微調,可能就算很多老師傅也都不會(不記得)懶得調了,
與其幫你慢慢調,或不看油標卡尺隨便幫你敲一下浮筒底,
不如叫你直接換一顆清理過的中古貨比較輕鬆,又賺的多。
------
既然側蓋都開了,Klaus也順便幫忙調整一下史庫留,
免得離合器打滑,又或是加速離合器片的磨損就不好了。
壞消息就是這三角螺旋可能快完蛋了,而買不太到原廠貨,
真是令人困擾的消息>_<
今天也讓Klaus的愛車嚐嚐鮮,試試看密力鐵,
不過Klaus說忙到沒空騎車,真是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