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這個議題以前就曾寫過,從Yahoo部落格原封不動搬來Pixnet...請參閱:關於縮缸
當時是針對車況良好的B1來說明會縮缸的情況,主要在提醒大家B1是2T車,2T機油的重要性。
這次我們談進階一點的,大家的B1都是老車,至少也都十幾年以上了,車況絕對不比剛出廠的新車,
那麼,老B1會縮缸的情形及理由有哪些可能呢?
很多剛入手老B1的朋友最常抱怨的就是怎麼一直縮,不管是換什麼缸都縮縮縮,
小鐵缸散熱不好易縮,大鐵、大鋁缸不是應該散熱很好嗎?怎麼還是拉轉一下就熄火縮缸了呢?
其實,縮缸不一定是由單一原因造成的,光只追究汽缸、活塞的狀況,未必能根除問題。
舉個例來說明好了,我家阿牛剛從啟利入手時,一直都有一個奇怪的聲音,最早是裝大鐵缸,
老闆「聲稱」搪缸好,要訓缸,我慢慢騎,但是沒騎500公里就第一次縮缸,當時只有點疑惑。
後來縮了幾次後,換大鋁缸,還是縮了幾次。更是懷疑問題的根源應該不是汽缸而已。
後來大整、換了B1S汽缸,一路訓到1500公里,性能好,安靜,拉轉快又輕盈,而且都沒縮缸,
才了解到「曲軸」的健康是這麼重要。因為那次大整,最主要的一點是「曲軸重作」,
而後來無論是改半套175還是全套175,曲軸的部份Klaus都幫我特別用心處理過,
即使後來發生曲軸培林座擴孔等問題,吃光光齒輪油,阿牛「依然沒有縮缸」!!!
而當曲軸培林座的問題搞定以後,阿牛幾年下來,幾萬公里都很健康,直到現在~
上述的親身經歷只是一個例子,大家思考一下,一個晃動太嚴重、培林受損的曲軸本體,
在長途行駛下,越來越熱,驟然一拉轉,縮缸的機率會不會比一個健康又穩定的曲軸高?
如果培林座擴孔、有間隙,縮缸的風險是不是又更高了?
回來談談基本的油路問題,預混車須要添加2%~3%的2T機油在汽油箱中,加不夠不行,會縮,
加太多煙又大,車主一定要注意混合的量,是否符合自己的騎乘需求(巡田、通勤、熱血)。
自混車的油門線是「雙油門線」,多一條連動機油泵浦,如果那一條斷掉,沒噴2T油就掰了,
至於機油泵浦狀況不好,堵塞,甚至是機油箱堵塞(Dear Todd,I'm sorry~~)等,都可能會縮,
這是一些老車友前輩們所說的:「少一樣東西、少一個會壞掉零件。」
從油路這方面來看,一顆健康的化油器就很重要了,不少老化油器,有些零件磨損而車主不自知,
又或是師傅太兩光,其實可能隱約知道原因,但就怎麼調都調不好,最後勉強能騎就讓人騎走....
那車況自然是不怎麼樣XD 回過頭來想,如果化油器狀況不好、調整不好,供油有問題,
縮缸的風險會不會也隨之增加呢?白煙會不會隨之增大呢?師傅最後萬一調成稀薄燃燒,
煙少但易過熱,結果就是縮缸的可能性隨之增高了一點。
轉過來看引擎的另外一側,白金點火正時調整,這個對B1來說有多重要就不用我多說了,
發的起來跑得動是最基本的,大多數人都調的出來,但是提前點火的角度要精準,那就不簡單了,
白金調的好,B1很會跑,白金調不好,無力又難跑,有的人搞到車子發起來進一擋,馬上倒退嚕......
這樣大家會不會覺得正確的點火時機很重要?白金點火的機件健康很重要?
沒有調整到正確的點火提前角,活塞一直被猛巴頭,大家想想,會不會容易縮缸呢?
從這點再進一步想一想,如果銅頭(電樞)偏轉,又會不會引發更多問題呢?
上面談的一些狀況,通常都是較老的、缺乏保養的B1的各種隱憂,它們可能不會讓B1立刻縮缸,
當你想要小熱血的瞬間,一用力拉轉,撲咻~~~就縮啦~~當然你可以換缸或搪缸,重新訓,
但最根本的問題沒有解決的話,同樣的場景很可能會再次發生。一台車況良好的B1,經過妥善調整,
以及足夠的訓缸過程,絕對是沒那麼容易縮缸的。
我從修車的地獄中苟延殘喘,到逃出生天,親身體驗B1的好、耐、操,
可以肯定地跟各位車友說,B1,真是一台好車,它跟現在的新車比,跑的不算快,
但只要車況保養得宜,真的是無敵耐操。會縮缸,如非單純人禍,像是忘記混2T機油,
大摧油門高速拉轉時突然收油門,那可能就是更深層原因所造成的,
找出原因,把它修好,該調整的調整好,一台健康的B1,不會那麼容易就縮缸的。
這邊特別鼓勵新車友,要對B1多點信心,大家剛入手車時,都會經歷過陣痛期,
隨著妥善的維修、保養,車況一定會逐漸好轉,有如倒吃甘蔗一般。
騎老B1,真是樂趣無窮阿~X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