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學三週,從有點忙碌雜亂的情況開始把每週工作化約成例行公事中,還算順,但下週要去參加太太表妹(or堂妹?)的婚禮,所以要提前布局、超前進度,然後兩校的中心都有額外業務交辦,所以...意外還是頗多,幸好無雙起源慢慢上手,還是有抒壓的管道,這篇談談一些對時事的個人看法,以及近來的生活瑣事。
1.臺積電→美積電:搞到好像台灣矽盾要被美國隊長A走,然後就要打仗了,其實就算不A走中國要打台灣,美國也未必會幫。前幾天特地問了一下太太,若發生戰爭有沒有要避戰禍,我個人的想法是以家庭為核心,有親戚在(外國籍)可避難的地方包括且不限於美國、日本、西班牙,但雙親年紀大跑不了,或兄長、小朋友不願離開的話,我也是留在台灣陪家人到最後,太太的說法則是看戰況如何再決定,娘家家人也都在台灣但跟對岸親戚有聯繫,不認為會有生命危險。年輕時我曾嚴肅認真地考慮過參軍,打仗就保家衛國,但遇到神蹟阻止了我當時的想法與行動,有多神?比陳桂林的九個聖杯還神,而如今也改觀了,若發生戰爭,身為有信仰的人,能做的事應該是投入人道救援行動,而不再是以軍人的身份作戰。已做好心理準備,個人是不大擔心發生戰爭,擔心的是年輕學子們要上戰場。而既然有戰爭風險,最好提前做萬全的準備,TSMC在台與否只是一個地緣政治要素,沒有單一要素可以在國際情勢判斷下成為唯一可靠依靠,若這就是唯一可靠依靠,那就是最大的風險,希望政府有意識到這點。
2.現在每週例行公事是:邏輯課錄影上傳,倫理課錄影上傳,合作課程之一因有外籍生選修,另外兩位老師希望有英文版講義,我就做了,所以每週還要多上傳一份英文講義,約10頁,花在排版上的時間比翻譯來得久,而且內容難度有提高...個人感覺英文講義比中文難不少,等考試驗收再看結果評估吧。每週一三教邏輯與倫理,二五教人哲,下學期再加一個科哲,我比較希望加的是中哲史、中國思想史或其他中國哲學的課啦~XD 週三合作的老師希望我實體授課,我就配合了,早上五點起床,七點40到校,八點上課十點下課,自備筆電(沒有e化講桌),這種五點起床、騎車三小時只為了上課兩小時的生活,也是習慣了,只有早8學生不習慣,睡慘,但沒有早8老師不習慣這種事,總是要備好課程內容、精神抖擻的上臺,今年又給我排 170人的大班...以為我會看不出來,大班的人數加給,比拆成三個班,一班55~60人的鐘點費來得少嗎?好啦講講而已,沒有要計較薪資,生師比是比較嚴肅的議題,大班人太多,沒有小助教帶的話,會稀釋同學們分組討論的參與度,我負責講課的話還好,同學們分組討論活動實在太多人,管理不易,另外一位老師要看報告給分也會很累,負擔很重的。
這邊給個教學方法,大家參考看看:170人分17組一組10人,每組再分兩個小組每小組5人,各選一個兩難議題,抽籤依正反兩面論點進行探討,每個人都要給出意見,最後得出全組總結論,包括被說服的一方為何同意另一方看法,或為何堅持不願接受對方看法。討論可以進行3週,每組上台報告再進行3周,每組15分鐘presentation,15分鐘提問與討論。這樣一共是6周的活動。最後可以收兩份報告:小組報告跟個人報告,作分數評估。然後這些報告題目設計的好,教師可以直接做教學成果報告,量化跟質化都有了,剛好發一篇論文,不用謝。
3.人哲因為今年建校100年所以會有一次校級活動,佔用一週課程。遠距課則是今年教育部稽核重點,所以要寫自評報告,這些都是學期初跟這幾天才臨時通知要做的事,抱怨也沒用,上面怎麼說就怎麼做吧,有個表格就寫一寫,至少不是從零開始寫報告,無論如何,總比太太單位要做碳排評估來得輕鬆~那個真的是學校腦洞大開...其實做電力的碳排排查,多裝幾顆電錶不就好了,用不精確的方式計算,我都快笑出來了,好意思說這是「大學」要做的耗電 / 碳排量估算,就跟當年環保局要做二行程機車年廢氣排放總量計算一樣外行...XD 算了歪樓不多說,我隨便一想就有2~3個方案既科學又省錢,還能更有效率的統計全校用電碳排量,絕對比這次要求太太單位做的方法好,但這次就看學校鬧笑話吧,反正校方不尷尬,尷尬的就是別人,至少有做,心意有到,對吧?
4.月中開始啟動本年度寫作計畫,發發論文,寫寫書,累積點功德值,再看能不能申請專案...X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