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筆寫一點,新課程課綱寫好了,某單位又請我幫忙協助教學深耕計畫,要改課綱當報告,很奇怪的是專倫也要兼任幫忙,其他深耕課程內容也要兼任幫忙,報告還希望我提供內容,我遠距課耶...雖然不是生不出來,但這要花時間的,怎麼不在寫計畫書的時候,先想到有多少人能配合執行,人力資源要控管好,先問過可參與的人能不能配合,不然是打算說大話後開天窗?而且這工作還是應該請專任跟專案教授優先做,畢竟是績效,找「兼任」來做這種事,就如我跟一位長年做計畫學長的共識,你要不給人家錢(計畫主持或參與經費),要不給人家名(直接聘任專案或專任),通識或全人要做這種計畫添點臉面,不是不行,我認為也該鼓勵,但經費有限就有排擠效應,兼任申請在身份上就被排除於校系或部(教育&科技部)的優先考量外,至於說規則有寫兼任可申請,明人不說暗話,評審是看總經費做有效分配,我也列席過這種會議,要分補助經費還是以「自己人」跟「可行性」為優先,做起來通常最缺的就是人力,而且課程創新很容易跟原本的設計衝突,評估學生意願也未必高,學習效果見仁見智,就怕沒有達到預估的良善立意,變成破罐破摔,應付計畫報告,這樣補助計畫經費何嘗不是一種浪費?又想說給了經費,又想完成結案報告,然後出計畫的人做不完找兼任來幫忙,最後也不太可能給人家什麼實質回饋,除非明年你就把人家變專任,是吧?
老闆的嘴,騙人的鬼,說要升職加薪通常也只是要你賣肝加班的情勒藉口。講個笑話,昨天晚上10點多的時候line有訊息,原來是某教學群組中老師請助理做事,雖然是老師有禮貌、小助理也很乖很積極,但我看來這麼晚指派工作,是不太合適的,欸這我在專業倫理上有教喔~X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