幾年前忙起來,已經沒空自己做細緻的保養,零件更換(像是傳動、燈泡)大多找熟識的車行處理,至少不會出大包,只有機油、齒輪油、空濾,清潔,以及一些個人習慣的細節調整還會自己做。趁著兩三天假期,把兩台車的機油、齒輪油都換了,現在GT125跟迪爵都是換U4T,Fighter6是Total Racing 4T,齒輪油用的是Red Line,藍色的那款。由於老車的里程數不高,大致上都是一年一換,只有Fighter6常騎,每2000KM換機油,通常是季換,我手腳已經快到10分鐘內完工~XD。另外就是會看情況檢查胎壓,用小米電動打汽機補,兩三個月我會用WD40 or 恐龍191噴一噴電動開關、鎖孔、腳架、踩發桿。定期會清潔保養後避震器,噴一層薄薄的WD40,很有用,電腦椅也可以用這招保養氣壓桿。前叉則是看情況丟給店家整理、換油,實在是沒空也沒場地自己慢慢拆、洗、換油。雖然看起來保養的很不細心,但車況都還不錯,有定期騎乘的前提,電瓶也算長壽,上次去店家要求換掉Fighter6的電池時,師傅還跟我說測一下再報價(保險起見),結果測出來電池壽命5%...跟我屁股感覺的結果差不多~XD,我只是懶得開蓋添加電瓶水然後去跑變壓,買新的比較快。原廠電瓶是Yuasa的,所以比GS貴很正常。
我從日本的論壇對老車保養的討論,學到很多,也得到不少改裝啟發,他們的師傅對速可達的日常騎乘保養的見解,都有結合理論與實務,但現在也沒心力跟時間去玩車,老婆抱怨好像現在比較少帶她出去騎車走走,我都有點內疚。朋友大概都知道,我跟老婆出去玩,大多是騎車,或坐捷運、火車,到外地再轉租機車,除非真的有必要很少自己開車,主要原因就是老婆很容易暈車,是那種上車就會開始小暈,跑山路會大暈到不舒服的那種,交通過程都不舒服哪還有玩興,但奇妙的是不會暈機車~XD 唯一一次在我機車後座上很暈,應該是在武嶺連續下坡被晃到不舒服。所以除非是出國,不然在國內大概都以機車為主要交通工具,方便又自由自在,也不用擔心外地停車位的問題。希望等工作告一段落,明年初帶老婆出去走走,要騎去哪兒呢~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