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前我在Yahoo部落格寫過不少文章,從找車到關於車況的問題等等等等等等....

騎到現在已經又過了好一陣子,那些幾年前的感覺跟今日也大有不同了。

關於B1的車況,看完阿山哥的遠征記跟調整經驗,加上自己最近幾次長途路跑,

跑兩趟就破上千公里,有些感觸......

 

當然好的調整是很重要的,阿山哥在留言中有段話講的很對,調整不是單看一處就好,

白金、空燃比都要配合。我們用175套件的人會把空濾心外殼給拔掉,加強進氣效能,

但對原125的B1來說,動空濾是不必要的。

 

在化油器方面,其實無論是125還是175都有加大油嘴的空間,而且range很大,

這以前有實際測試過,可以大到超乎想像,但問題就是油耗很重,

當然有人一定會說把C環往下扣不就好了,這得說,效果還是不大一樣。

化油器牽一髮而動全身,每個小部件的細微調整都會有影響,

當然有技術文件可以看,可以根據文件調整,但每顆化油器狀況都略有差異,

每台車也是,所以調整要用耐心,要花時間,要做紀錄,要憑經驗跟感覺。

關於差異,我舉個例子好了,一樣是175的車,兩種配置:

1.保持原油嘴:低速到中速加速較快,有衝刺感,尾速較低,拉高轉持續太久容易過熱

2.加大油嘴:低速到中速加速度平緩,無衝刺感,尾速較高,且很好托,不易過熱

第二種配置,油門開1/4到1/2,順順打到四檔不用刻意拉,就上80KM/H(表速),還雙載,

很容易繼續拖下去,所以油門要含好,破百很簡單,但油耗非常慘烈,不是代步的好選擇,

26KM/L已經算很好看了,如果黃金右手沒有管好,掉到20KM/L以下,很常見。

而第一種配置,我都雙載維持在約70~80 KM/H之間跑,較安全,而且油耗合理,

長途跑個破30KM/L都有,平地約28KM/L。這兩種配置的優劣,見仁見智。

125的車我也調出過能破40KM/L,但雙載爬坡就較無力了。

 

至於白金的調整,當然對車況影響也很大,差那麼一咪咪,車況可能就有天壤之別。

改完CDI點火之後我只能說,我再也不想改回去白金......調整太痛苦。

但前陣子幫Klaus去買一組電盤來改,黑豆竟然是壞的,可見二手貨拿來改的風險也很高,

還沒空去找老闆討這個公道,它竟然還有臉賣比較貴,唉,老闆這次真漏氣,讓我無地自容.....

 

至於其他要說對車況的影響,汽缸活塞的狀況,離合器蹄片有沒有打滑,高壓線圈的狀況,

鏈條跟前後齒的磨耗,輪胎有沒有氣,個人技術好不好外,還有一點很重要,

就是曲軸以及內部幾顆培林,動力傳遞的來源在點火系統燃燒汽油,活塞在汽缸內透過爆炸產生動力,

帶動曲軸運轉,所以除了良好的缸況,健康的曲軸是良好動力傳遞的要件,大整時也最該注意這點。

 

其實大整,引擎都開了,很多零件當然是算「堪用」,但「換新」跟「重新校正」,

可以有更好的壽命,我就不懂為何有些老師傅摸摸鼻子覺得還不用換就裝回去,

當然要說幫客人省錢也是很合理啦,但一個小地方省了,整個引擎再被打開的時間,

或許也會提早來到。所以有沒有重作曲軸(更換培林、連桿,以及做好後的校正),

幾乎可以算是大整的核心工作之一,魔鬼就藏在這些細節中,做的好不好,差很多。

相比起來,搪缸跟換新活塞,只能算是更換耗材,工還比換離合器片簡單。

 

如果入手的二手B1,是工作載貨用車,很常載重、載瓦斯等惡操,

遇到機油不夠縮缸外,曲軸也會很容易掛點,壽命縮短,像一顆未爆彈,

而曲軸開始有問題會怎樣呢?除了無力,會容易縮缸 XDD 對,就是互為因果~

但B1很耐操,就算曲軸開始有點小問題,被忽略也很常見,

所以最好大整時一定要對這部份好好重新整理,再把幾顆培林、油封換一換,

磨損的耗材換一換,剩下的就是組裝引擎的功夫跟用心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翔 的頭像

    川崎老車樂無窮

    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