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這種老車基本上最大的問題就是要有材料,年代比較近的車有很多改裝品能直上,

如果要改野狼、雲豹、KTR,把車騎去武田禾倉等專門改裝或開發改裝套件的店就好,

還可以跟君眉姊姊近距離接觸........

人家已經把這些車玩到翻了,怎麼改都很簡單,要上到223cc油耗還能很漂亮。

天差幸之,多年前原廠就有175cc的汽缸,想讓川崎B1加大排氣量,要有汽缸先,

直上汽缸通常稱之為半套,半套會有一些問題,要仔細的調整後車況才會較好,

再很多地方可以動手腳,但行程不足是無法解決的,所以一定容易過熱、卡轉,

有人說調整看功力,我認可,可以提前點火,可以改油嘴,可以改空濾跟排氣管,

也可以吃比較好的2T機油,但相對的養車成本就會變高,而且耐久性隨之降低,

至於好不好騎,我這樣改過,感想是這樣車子只能在家旁邊代步騎騎而已。

 

除了汽缸外,連著曲軸一起改,算是改全套,很多人沒有看過原廠資料,

連我當初也猜測過會不會有一根175cc汽缸專用的曲軸連桿,但事實不是這樣,

原廠零件規格上面清清楚楚地寫著連桿是同一個型號,行程卻是不一樣的,

所以應當是曲軸大包不同,這個謎在Klaus從國外買一組曲軸回來後馬上得到解答,

175cc汽缸的曲軸迴轉半徑不同,與125cc 的相較,二者差距將近350條,

然而至今依然有車友覺得一定會有根傳說中的175cc專用曲軸連桿......

當然只是350條的差距,有心人也可以去想辦法訂做一支專用的曲軸連桿,

效果如何我就不清楚了,這就留待高手前輩有心去做一支測試看看結果如何。

 

之前曾有一陣子頗苦惱活塞、活塞環不好找,但經過一陣子追索上游廠商,

其實慢慢就搞定這些問題了,175cc的活塞從STD、0.5、1.0、1.5、2.0,

市面上都還有貨,因為很少人用,除了有製造商外,也有可以共用的活塞,

國外也還有備料,但從國外拍賣買畢竟運費比較貴。台灣網拍上賣一千以上,

也是覺得太貴了點,搪缸連工帶料也不過幾百近千,可能我吃米不知米價吧,

如果搪到底了,也可以重打缸套,新的缸套的品質未必輸給老品缸壁,

價格在四千到五千左右。

 

改完汽缸跟曲軸,還要調整白金跟化油器的設定,我在後者上吃了很多苦頭,

175cc汽缸原廠的資料指出點火提前角的設定與125cc不同,所以最好要調整,

另外就是化油器的設定兩者也不同,這地方的設定能夠變化的方式就很多了,

調整完後,又沒有行程不足的問題,車況自然好,要過熱到縮非常非常難,

跟單改半套動輒熱到冒煙的那種感覺是天壤之別,而且不用刻意吃好的機油,

普通的代步機油就夠,當然我是不推薦國光牌,至少用到120元左右的外國貨就好。

因為汽缸還有上夾子,溫度比正常的車還要低的多,散熱快,耐長途載重爬坡,

缺點就是短程騎乘時機油會燒不太乾淨,幸好回家爬坡一小段路小拉轉一下都能燒乾淨。

說起來用夾子到底有沒有效果的迷思,也是當初測試過後就真相大白了XDDD

 

有人有說過原廠設計有考慮過風速、流量啦,夾子無效啦,理由一堆,我只能說,

日本比較冷,台灣比較熱,小鐵缸容易過熱縮缸有沒有聽過,原廠設計是商用車不是跑長途,

估計多數人都是定速40KM/H在騎,原廠當年用什麼2T機油混幾%測試都不知道,當年汽油還含鉛。

為什麼1990年後永豐要改用大鐵缸甚至是大鋁缸,絕對不是成本上的考量,而是要改進,

永豐其實設計/改良了很多川崎B1的小地方來得到更好的效能,或者是改善缺點,跟上時代,

大鐵缸跟大鋁缸散熱鰭片大,鋁缸甚至鰭片材質不同,進氣口跟以往小鐵缸不同,化油器不同,

如果眼中只看到老品而看不到進步,是很可惜的,當然有些地方也改的不夠好,至少有誠意。

Klaus改了那麼多台175cc的車出去,有個小結論,是最好拿年份新一點的後期車來改,

有些零件可以混用,有些有獨特的優點,而不是車子年份越老一定就好,老零件可能反而問題多,

你永遠不知道上任(或N任以前)的車主是每天十幾趟都載六桶瓦斯,是瘋狂蕭胚的漂泊老阿伯,

還是沒事載個三五百斤的豬、水果、農產品每天上百公里來回,從田裡載去市場銷售。

 

想到電發,改完175cc後至少我是照樣都能電發,從來沒有不能電發的問題,

前幾天天氣比較暖活,電發打起來的速度更快,Q紐拉著按下電發帶點油門,三秒內必發動,

如果天氣冷一點大概最多要五秒吧,踩發也是三下內一定踩的起來,

從隔夜的完全冷車狀態下,一觸即發,基本上是家常便飯,輕鬆得很,

以前有聽過車友的講法是改175cc汽缸沒辦法電發,這點也是不對的,一定哪有問題。

 

原廠提供的數據指出,175cc汽缸的尾速可以到125KM/H~130KM/H,

但一來表很快樂,二來這種老車鼓煞不夠力,三來車胎穩定性不好,急煞會撇,

沒有那個讓人能飆很快的條件,否則速度越快,風險越高,摔車與縮缸都不好,

B1的設計不是用來拉尾速的車種,所以建議還是不要輕易嘗試,

看過不少網友說表速隨便都能破百到插表,我想拿GPS來測頂多85~95KM/H,

而且還不能維持這個速度太久,當然如果有錢,能靠貴鬆鬆2T全合成油來硬撐,

甚至是有毒的蓖麻油、Go kart專用油等,我沒意見,銀彈是很強的,狼人都能殺,

用在老車上跑個破百很爽人歡喜就好,好雅郎比較豪邁一點。

 

至於維持時速70~80KM/H 雙載150KG巡航跑百里以上,對改全套來說是很輕鬆的事。

有個朋友說他車125cc汽缸也行,然後車主體重70kg,我坐上他後座後他就不敢講了XDD

我也覺得我很輕盈阿,才90幾而已,但你的車可能不這麼想......

個人認為,175cc汽缸的優點在於載重跟爬坡的扭力,另外就是加速度較好,

在沒動前齒(15 -> 16)以前,以往125cc汽缸二檔才能雙載慢慢爬的坡,

175cc汽缸四檔就能拉上去,雙載爬山很少有三檔上不去的坡,除非被擋住才降檔。

後來換16齒純粹是為了低速騎乘比較舒適,有RV的感受,15齒根本是越野設定。

 

油耗方面主要是看化油器的設定,我試過很多種,最省油的一缸油能有 35KM/L以上,

但兼顧車況與穩定性的設定,大約是在26~30 KM/L左右,市區跟郊區還有右手的影響都很大。

在這個油價越來越貴的時代,省油一點畢竟是比較好的,有錢人覺得沒差那與我無關。

當然在125cc汽缸的設定時,是隨便都能有35KM/L以上的,即使是市區。

 

無論是125cc還是175cc,川崎B1的一些小地方固定要檢查、保養、維護是不可免的,

即使穩定一陣子,你不去檢查一些小地方,還是會出狀況,嚴重與否而已,車就是這樣,

小問題拖久了最後變成大問題的,也不是沒有,所以不是改了175cc後車就能變無敵鐵金剛。

 

如果有錢能直上更好、更新、更強的機車,我的建議是就去買吧,不要質疑,有錢好辦事,

拿川崎B1從125cc改到175cc這種改法就算是全套,也是有很多地方要顧的,不是改完了事,

老車又不比新車簡單好搞,料叫一叫直接換,很多問題就搞定了,不用辛苦調整,

我們是玩爽的,在有限的金錢、時間內,付出不少心力,老車難搞,但樂趣無價,

騎著一台快散了的老車載人出去遊山玩水的樂趣跟騎塑膠車、重機可都不一樣呢XDDD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翔 的頭像

    川崎老車樂無窮

    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