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最近幫人家的一件蠻有意思的事,藉這個機會解釋一下如何做系統轉移到不同主機上,
也就是俗稱的「異機還原」,由實體主機(來源)還原到虛擬主機(目的),又稱作「P2V」。
首先說明一下這個case的情況:
老舊主機Q8200 + 2G ram + 500G硬碟,系統是Ubuntu 13.04 + Wordpress的網頁伺服器,
這台主機使用多年,穩定性普通,學術性網頁流量不大,但近來隨著硬體老舊,開始頻頻出問題,
於是找上我,個人建議是直接將網頁重寫、掛到雲端上,考慮Google協作平台或其他雲端主機等,
可惜該單位缺乏人力/物力/資金/時間,及最重要的「技術」,有相當的限制性,所以只好換個方案,
我幫他們把這個老舊Ubuntu的系統備份出來,掛載到另外一台較新主機的Vmware虛擬機器上,
保證能撐一陣子,多一些時間做準備架新網站,到時候可以無縫接軌,但新網站應該跟我無關,
因為我沒空又懶惰,加上他們沒經費,所以這次就用最便宜、簡單又快速的方法來弄XD
用到工具如下:
1.CloneZilla:系統備份工具軟體
(台灣之光必推。不是沒別的選擇,但我就是要用這款,爽!Ghost掰~)
2.Gparted:硬碟分割工具軟體
3.Ubuntu 13.04:安裝用的ISO檔
4.4G USB隨身碟 *2, 1T 行動硬碟 *1
進行的步驟如下:
1.首先將CloneZilla安裝到USB中,開舊主機進CloneZilla,將Ubuntu備份到另一支4G隨身碟內。
2.突然發現硬碟500G割好割滿,系統備份完僅1.8G,但不利轉移,於是先還原到1T行動硬碟中。
3.在較新的主機中(Win10),用Vmware(ver. 11.1.0)開個40G的虛擬機給Ubuntu系統用。
4.虛擬機掛載Gparted的ISO檔,用Gparted做Resize,將1T行動硬碟中的分割區縮小到40G。
(更改分割區的動作有相當風險,所以沒直接在原主機上做這個動作)
5.虛擬機掛載CloneZilla,將1T行動硬碟中的40G版本系統,再次備份到4G隨身碟中。
6.虛擬機掛載Ubuntu 13.04的ISO檔,檢查虛擬硬碟的分割區40G,順手安裝一次測試。
7.虛擬機掛載CloneZilla,將舊主機40G版本的Ubuntu13.04系統,還原到分割區。
8.虛擬機卸載ISO檔重開,還原成功後第一次開機會久一點,剩下就是網路設定而已。
[總共耗時約5~6小時,大部分等待的時間都在喝茶玩手機.....]
這樣就成功將一台舊主機的Ubuntu 13.04成功的完全轉移到VMware的虛擬機器上。
Ubuntu這樣搞算是蠻簡單的,Windows系統會有些其他問題,像是驅動程式要處理。
未來該單位能照樣像過去幾年每個月固定簡單更新網頁內容,現在維護與備份也容易些。
Linux的系統轉移有很多作法,常用的其實是dd,但個人偏好CloneZilla,簡單穩定又快速。
我的作法算是初學者等級,「異機備份」也有更好的方案,當然就非我個人能力所及了,
如果是熟悉VMware的高手玩家,多半會選用VMware Vcenter converter來處理P2V。
在CloneZilla的專家模式中,也是有方法直接將大硬碟還原到小硬碟中,但不保證能成功喔~
有人問我為什麼不直接用Converter做P2V,不是不行,但考慮諸多條件,這個方法較簡單。
**這次的case供網友們參考,若哪裡做的不好也請前輩先進們不吝指正,多多教導,感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