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快,時間已經來到四月,清明時節雨紛紛,記得二月開會時聽到一位老師很幽默的說:「各位老師我們一起努力,再過18個月就放暑假啦~」上周人哲講授告一段落,即將進入第二(分組與準備報告)與第三階段(口頭報告),邏輯跟倫理學的遠距課也依3月末開會時教育部與主任的要求做修改,把放置空間及作業更新了,希望不會再有問題...大致就是在忙這些事,都沒有加班費 QQ
1.今年準備要發的論文兩篇已經有底了,一篇投期刊一篇投會議,然後是寫書計畫,是學術專論,不是課程需求的,我開課從不要求學生買課本。今年希望能完成這些目標。
2.下學期114-1確定要開新課,所以6月底前會大致把投影片跟講義做出來,暑假再看情況豐富內容。這也代表合開倫理課「真的」沒辦法再實體授課,畢竟這次是被助理拜託的,老實講有點情勒...這學期更新了倫理的教材內容,但跟不同系所合開,考量之下於是謹慎的交叉使用教材跟評量題目,而不是全部用新材料,也希望看到差異跟成效評估。
3.本來想投多瑪斯的會議,但收集了大概10多本參考書讀一讀我就放棄了~XD 雖然有想法,但還是覺得要投入的時間太多,我去當個好聽眾享受一下國際會議就好。
4.Chatgpt吉卜力風格一出大家都在玩,我當時就覺得這個應該會有爭議,所以就算有試玩熟悉一下,也選擇不在FB或其他地方公開愛現成果,果不其然馬上就有爭議的聲音...我不反對AI技術的演進,但它畢竟還是應該在一個框架下發展,尤其當生成的內容本身就是種獨有的創作風格,而作者還在世,對作者而言這可能就是一種活生生的抄襲與羞辱。這裡面的議題就是這種「生成」所學習的來源,不想讓你學可不可以?正如大數據資料蒐集,我不想讓你蒐集,可不可以?你有沒有辦法充分揭露你學習的來源與合理、合法性?還是這是一種掠奪後的結果,但是因為好用,你就認為這種掠奪是合理的?在這些議題能夠有一個解方以前,AI始終會是在有爭議下的情況下繼續發展。
5.今年很感謝有玩些遊戲讓我緩解一些工作壓力,但也差不多該告一段落,進入新的行事曆,定下之後兩年的工作、學習與生活型態。工作能不跟修道牴觸,我覺得自己是很有福氣。我被問過為什麼學生請假一堆、病成一團,但我教書六年以來沒有請過一次病假,其實就是練功阿,每日練從不中斷,胖也練,瘦也練,開心也練,不開心也練,出門工作、到各處有干擾,回來練一練處理掉,自己處理不了,也有另外的辦法,這就是與修道結合的生活,精勤修行,不要間斷,冷暖自知。
6.今年某班有一位女學生很用功,而且坐的離我蠻近的,這位學生上學期剛來上課時臉上有亮光喔,沒想到上學期末最後一次上課,臉開始變得有點黯淡,這學期一上課,那層亮光就消失了...基本上大概就是精氣神不飽滿了,這種現象很年輕就曾在一些人身上看到過,甚至在跟老師學一些修道法門前就見識過,直到跟老師學才知道原因,蠻可惜的,不過這就是人間世。現在看到的東西更多,但已經比較懂得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,見怪而不怪,包括一些我很早就認識的人他們身心的變化,根據所處環境、大運的影響等等,現在看得比較淡,見不賢內自省,這些都是對自己很好的警惕,不要換個位置換個腦袋,不要妄作兇,要懂得生命的核心價值是什麼,把握住這個就是了。